王凱琳、李毓、邱子睿、張學弘、廖星宇
本堂區成立之前,時任天母地區天主之母堂和民望蒙席曾多次來士林傳道。鄭化民神父原主持三張犁聖母顯靈聖牌教堂,在該堂區基礎穩定後調來士林開教,最先在大馬路(今文林路)169巷二樓租一棟小房子開始。當時除了當地一家老教友外,不認識任何人,還好地點適中,行人往來絡繹不絕,不久便引來了許多教友及慕道者。
要拓展教務,這棟小房子絕非理想之地,後蒙一位本省籍慕道者協助找到一棟較大且租金便宜的房子,次年三月遷入,不久主日參與彌撒的教友人數已達五十位。
租賃房屋非永久之計,於是遣使會於1956年在大馬路227號,購得兩棟房屋,同年6月遷入,一棟作為辦公室及聖堂,另一棟則作為起居室。因教務蒸蒸日上,不到一年,聖堂空間已顯不足,每逢陰雨天無法擠進聖堂的教友,只得任憑風吹雨淋,建造大堂成了當務之急!
經過細心籌畫,縝密設計,破土興工,1957年8月1日一座巍峨的大教堂聾立於大馬路旁,8月15日舉行首台彌撒,教廷駐華大使黎培里總主教也參與彌撒,並對士林教務大感興趣,教堂祝聖大典於12月27日耶穌君王節舉行,當時臺北總教區郭若石總主教主禮。
1951年,郭若石總主教徵得新莊鎮公所同意,讓與「避病所」舊屋二棟(現址恆毅中學聖堂)土地八十坪做教會教育事業之用,該年11月鳴遠德會修女遷入,當時尚未成立堂區。後來相繼有梅冬棋等神父借該地舉行主日彌撒,教友僅陳邱昌足一人。1953年,段卓賢神父來新莊正式成立堂區,此時已有教友三、四十人。1960年,本堂遷至舊若瑟修院樓下,再於1962年遷入新若瑟修院二樓。1963年,教區另覓現址建新堂,當時李永敏神主持建堂,次年四月十二日新堂舍落成。1984年,以現址申請聖堂改建,次年聖堂動土改建,耗時兩年完工,由買彥文主教祝聖啟用。
牧育才神父為第一位到台灣的耶穌會士,當時由於牧神父和其他幾位神父都在台大任教,因此台大配給了神父們一棟日式房子作為宿舍,就成為了耶穌會在台灣的最早會院:伯達書院。後因教友人數日益增多,對於新會院與聖堂的需求日益迫切,在牧神積極募款下,耕莘文教院於1963年12月8日由第一位中國籍樞機田耕莘主教剪綵正式啟用。六十年代的耕幸文教院,曾是臺北市的主要藝文活動場所,有許多年輕人在這兒聚會。1979年原先的古亭耶穌聖心堂拆除,臺北教區主教決定由耕莘文教院接管古亭耶穌聖心堂的事務。1980年11月主教正式委任牧育才神父為古亭耶穌聖心堂的主任神父。現任本堂主任神父為裴育聖神父。